什么是链路
自从计算机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一个与“通路”相关的术语“链路”也越来越多地被业内人士谈起和使用。可是,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搞通信的专业人士对“链路”概念并不清楚。
某度给出的解释是:链路指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连接。我认为该解释不准确。下面跟大家聊聊我对“链路”的认识。
信道
在《通信原理》课程中,我们已经接触了不少有关“信道”的概念,它们是:信道、广义信道、狭义信道、物理信道、逻辑信道、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传输介质、通路、链路等。这些概念很容易混淆,需要用心体会其中的差异。简言之,通信就是信息的传递。但在实际通信中,信息由各种信号所承载,通信系统直接传送的是电信号(或光信号)。对于模拟通信,信号波形直接携带信息,传送信号也就是传送信息;而在数据/数字通信中,信息是通过各种编码方式搭载在数字信号之上,仅以传送信号为目的的通信系统(比如模拟系统)虽然可以完成信号的传输,但不一定能够完成信息的传递,因为信息的传递大多需要协议才能完成。
通信任务的实施,首先必须在通信双方(或多方)之间实现信号的传输,而信道就是指信号传输的途径。传输介质是具体完成信号传输的物理通路(比如各种导线、光纤、大气等),显然是一种信道。在一个通信系统中,连接信源和信宿除了传输介质之外,还有各种通信设备,它们同样为信号提供了传输路径,因此也是一种信道。为了区分这两种信道,定义传输介质为狭义信道,通信设备与传输介质一起被称为广义信道。信道是一个宽泛概念,而“通路”是信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指信道的一种“直通”状态,一般应用于模拟通信中,比如打电话就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通路。物理信道强调的是信道的存在形式,看得见模得着,比如一条电缆、一对电话线、一根光纤等。而抽象(逻辑)信道主要指在一个物理信道之中,通过复用技术而产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信号传输途径。比如通过频分复用,有线电视在一条同轴电缆(物理信道)上可以产生多条逻辑信道传输多路电视信号。数字信道一般指数字信号经过的途径,模拟信道指模拟信号经过的途径,它们都包括传输介质和传输设备。主要区别是:数字信道一般有编、解码设备和信号再生设备(比如编码器、译码器、中继器等),信号主要以抽样-判决-再生的方式传送;而模拟信道没有编、解码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靠放大器延长传输距离。
链路和通路
“链路”和“通路”都有“连通”的线路之意,见图12-9。但“链路”强调“连通”的形式是象链条似地将线路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而“通路”强调“连通”是一种畅通无阻的“直通”。因此,对于普通的电话连接,我们常以通路表示,以强调通信的实时性;而在数据通信中,由于数据大都以“包”的形式出现,信号以存储-转发的方式传输,所以多用链路表示数据(信号)传输的路径。注意:为了便于理解,(1)图中的“通路”也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例。(2)图中节点为“单入单出”,实际节点多为“多入多出”。
“通路”类似一条完整的传输管道,在每个节点上是“直通”的,信号在通路中传输不做停留且不需要协议;而“链路”的传输管道是分段的,在每个节点上信号一般不能直通,必须停一下接受相关处理(比如,复用)且需要协议,然后再被转发到下一个节点。显然,链路通常在节点处需要存储空间。
结论 (1)“链路”和“通路”都是信道的一种存在形式。(2)“通路”多用于传输模拟信号;“链路”多用于传输数据信号。(3)宏观上看,“通路”像实线,“链路”像虚线。(4)信号在“通路”的节点处不停留,而在“链路”的节点处要停留。(5)“通路”不需要协议,“链路”需要协议。
参考
文献
1.《信号与系统教程》张卫钢,张维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通信原理与技术简明教程》张卫钢,张维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通信原理教程》张卫钢,曹丽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4.《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张卫钢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联系邮箱:648383177@qq.com
1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老枪工作室制作
硬禾小帮手 -硬件工程师的设计助手
硬禾学堂 -硬件工程师的在线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