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鼬榧螺(学名:Oliva mustelina,台湾称台灣榧螺),是新腹足目榧螺科榧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中国大陆(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常栖息在低潮线附近[2],主要是在潮间带至47米深沙质的海底。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47米[1]。
台湾榧螺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纲:
腹足纲 Gastropoda
目:
新腹足目 Neogastropoda
科:
榧螺科 Olividae
属:
榧螺属 Oliva
种:
台湾榧螺 O. mustelina
二名法
Oliva mustelinaLamarck, 1810[1]
人类利用
编辑
在中国的夏代至西周时期,伶鼬榧螺等海贝曾被用作货币。作为贝币的一种,伶鼬榧螺螺壳的背部多磨有不规则穿孔。山东兖州大汶口文化墓葬、河南安阳殷墟商墓都有出土,而且在安阳殷墟西区M620所出土的伶鼬榧螺是与铜贝共存的。出土的伶鼬榧螺贝币一般长18mm-25mm,腹径8mm-13mm[3]。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伶鼬榧螺.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国际贝库:台湾榧螺. 台湾贝类资料库. [2009-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 朱活主编.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ISBN 97871010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