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当局扫黄与舆论“挺东莞”图像来源,xinhua
图像加注文字,东莞乃至中国许多地方色情业泛滥和“扫黄”是数十年来的老问题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蒙克Role, BBC中文网2014年2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揭露广东东莞色情行业的报道引起网络舆论反弹,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社会舆论泛政治化的特点。
央视揭露东莞卖淫业的报道发出当局决心整治数十年来屡禁不止的卖淫业的信号。之后,广东媒体《南方都市报》评论官方微博发文希望“东莞挺住!”
评论认为舆论对央视有关报道的“揶揄和反弹,不仅是对报道本身的不满,更是对权力僭越要管住公民下半身的恐惧的本能反应。”评论表达出一贯的对所谓“公权力”的质疑。
评论人士张鹤慈发微博质疑说,南方系要“东莞顶住”说明他们“和贪官污吏在嫖娼的问题上高度一致;不同的是贪官不敢公开鼓吹;南方系用帮弱势群体说话的姿态为嫖娼站台。” 他认为鼓吹嫖娼自由者本质上和贩奴者一样,但他们却“偏偏要以自由主义者的面目示人”。
有法不依东莞乃至中国许多地方色情业泛滥和“扫黄”是数十年来的老问题。虽然中国法律对卖淫嫖娼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卖淫问题长期以来屡禁不绝。毫无疑问,卖淫嫖娼泛滥和中国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一样,都可以归因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机构不作为。
Skip 热读 and continue reading热读习近平普京私下谈及器官移植与“长生不老”,麦克风意外曝光对话中国阅兵大秀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高危启示习近平在国际舞台抢尽风头,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93阅兵观察:从新武器看中国军事力量的五大讯号End of 热读
评论员岳屾山认为,东莞色情服务行业发达是因为当地公安机关对色情业泛滥视而不见。记者多次向东莞报案,警方都没有按照规定出警。
评论认为不执法背后有更深层原因,那就是“整个东莞公安系统都已经达成共识和默契”,当地政府也采取了默许态度。
在央视揭露东莞卖淫业的报道播出后,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自坐镇,广东六千多警察在东莞开始了“扫黄”行动。报道说,被媒体曝光的东莞市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已被停职调查。
质疑公权力但有法律界人士从法治角度对大规模“扫黄”提出质疑,认为整治卖淫嫖娼应该依法办事。还有律师呼吁“组团去,拯救东莞”。著名经济学者胡释之宣称“打击卖淫和计划生育一样,都是暴力侵犯基本人权,须立即停止。”
去年网名薛蛮子的美籍华人查理·薛嫖娼被抓,并被中国国家媒体曝光,也引类似针对“公权力”的讨论。许多薛蛮子的支持者指责国家权力被滥用。当时有著名评论员说,嫖娼是道德问题,国家机器不应该干涉,否则就是滥用公器。
从上面的报道和分析看,显然东莞卖淫业繁荣的背后有一定公权力的纵容,而国家媒体和上级政府介入扫黄是另外一种公权力介入。
泛政治辩论当局治理东莞的色情业泛滥、依法整治卖淫嫖娼在中国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中国色情业泛滥多年来屡禁不止的现实是不同利益博弈的结果。扫黄背后是公权力,默许卖淫业存在背后未必就没有公权力。
在本质上法律秩序是公权力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的卖淫嫖娼行为应该说都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如果个人的卖淫嫖娼和产业化的卖淫业超出了个人自由选择的道德范畴,那么“公权力”介入是一种标准的做法。卖淫嫖娼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也违法,西方国家也用“公权力”对付卖淫嫖娼。
东莞扫黄和“东莞挺住”辩论的焦点似乎并不在卖淫嫖娼是否合理合法,而在于对中国的所谓“公权力”的质疑。在时下网络许多问题的辩论中,几乎可以按照质疑 “公权力”的合法性或支持“公权力”的标准分为正方和反方。
(责编:罗玲)
网友如有评论,请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