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朝代经过反腐斗争,但并没有成功。即便在皇帝的主持之下,开展反腐斗争,也没有取得成功。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反腐不能成功?
古代官员大多结成一气,共同维护官僚制度。在科举制度兴起之前,士族阶级始终把持官僚体系,世世代代做官,当然会有门第的说法,有互相拉关系、送银子、办事的风气。皇帝本身并不能净化风气,即便惩治几个贪污犯,也只是在权臣的默许之下进行的,甚至是打击政治对手,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毕竟,皇权属于皇帝一人,朝廷的议事权力也只是几个大臣拥有,别的臣子只能按时上下朝,却并不能直接给皇帝提意见,也不能左右皇帝以及权臣的决定。即便到了科举制度兴起之后,民间的知识精英进入官僚阶级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让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不能杜绝腐败,有时候反而愈演愈烈。
皇帝本身就是食利者阶层的人物,处在利益金字塔的塔尖。不参加体力劳动,甚至不上朝都能获得优厚的待遇,而朝臣也是如此,即便不提意见,不干活也能获得优厚的俸禄。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且要想方设法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权力,继续享受体制内优厚的待遇。可是,科举考试制度摆在那里,要想成为官员,就要从小学习,考中了才能做官。于是,权贵们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参加科举考试就去参加,不能参加,就要利用关系,推荐孩子做官。推荐做官并非空口说白话,而是用银子铺路,才能做成事情。而考中了的书生会迅速适应官场的潜规则,要和官员们交朋友,还要拼命搜刮,打点好上级,甚至要果断地站在权势最大的一方。
官场有惯例,新官上任必须要懂得和遵守这种惯例,不然就会遭到排挤和打压,甚至官位不保。新官上任要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上级送银子,上级下来视察的时候,新官照样得送银子,要是朝中有人就更好了,要舍得送银子,送得越多,提升越快。要是不请不送,就会原地不动,甚至贬职,远调,丢官弃爵,权力尽失。也就是说,古代官场是以银子维持关系的,而权力的大小只是用银子送来的标志。新官上任,没多少钱,但只要和前任官员一样,私自加税,卖官鬻爵,吃了原告吃被告等,就可以迅速获得财富。拿出一部分财富在官场上走动,就会混得如鱼得水,而不是处处受制。毕竟,已经形成了官场潜规则,就不容易改变。即便改朝换代,也不容易改变。或许,这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依据,是保证统治阶级世世代代作威作福的依据,而不能变动,谁要是变动,就会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会被同僚弹劾,被皇帝惩处。
展开全文
官员们似乎都想开了,天下是皇帝的天下,皇帝不去反腐,难道要官员们自己反自己吗?当然不会,而是会继续沆瀣一气,贪污受贿。而皇帝也有苦衷,就是明知道官员们贪腐,却不能整治贪腐。要是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把所有贪腐官员全都换掉,就会引发官场地震,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毕竟,所有官员都在遵守官场潜规则,都在贪污腐败,总不能把所有官员全都换掉吧?即便换掉了,新任官员照样会用银子铺路,结成紧密的关系网,贪腐会更加厉害。换句话说就是,撤掉的官员已经“吃饱”,新任官员处于“饥饿”状态,不加倍贪腐是不可能的。于是,皇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想彻底反腐,就要做好社会动荡的准备。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放官员们一马,让他们有限度贪腐吧。不然,不给他们好处,他们哪里会认真干工作呢?具体的收税、兵役、徭役、水利等工作还是需要他们去做,要是不让他们得了好处,谁去做具体工作呢?皇帝不会去,朝廷大员也不会去。说白了,还是得依靠他们去做。让利于官,就允许他们贪腐吧。
即便皇帝大张旗鼓要反腐,就像朱元璋“剥皮填草”一样,给腐败官员施以酷刑,以儆效尤,也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腐败。以至于有识之士认为,封建体制不具备自我净化能力,不可能完全根除腐败。“一刀切”不行,会引发社会动荡;有限度反腐也不行,会隔靴搔痒,不起太大作用的同时反而助长了腐败;使用严刑峻法,也不能根除制度性腐败。有人认为,腐败行为取决于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腐败者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得到的收益远远大于这样做的成本的时候,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况且很多官员都在这样做,已经形成了潜规则,也就毫无顾忌了。当腐败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收益远远低于这样做的成本的时候,他们就会及时收手,也就是说,以权谋私败露后可能遭到的惩罚和谴责远远大于以权谋私本身获得的利益的时候,以权谋私现象就会变少。当然,只是靠自觉维护封建道德体系,自觉清廉是靠不住的。所有的腐败官员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时候,在面对上级汇报的时候,都会说自己爱民如子,两袖清风,而不会把以权谋私的做法公之于众。即便上级领导知道下级官员贪腐,甚至他们是一个腐败链条上的官员,也会假装清廉,搞好配合,演好一出戏,让公众看看,让其他官员或皇帝看看。
如果法制不健全,就会出现惩罚过轻的问题。道德缺乏约束力,朝廷对腐败行为比较宽容,反腐败的效率低下,还有仅仅靠下不为例,异地当官,官僚体制内部处理等等手段治理腐败,就会让腐败的成本变得非常小,甚至为零,也就让腐败成了一本万利或无本万利的买卖。
古代社会由于体制的限制,不可能根除腐败,即便有些方略,也不可能完全贯彻实施,不可能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毕竟,古代没有健全而严格的法制系统,没有财产公示制度,没有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没有长抓不懈的决心和行动,当然不可能取得反腐的成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